文|陈鹤琴[(1892.3.5—1982.12.30)著名教育家,国内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奠基人]
如何可以使孩子子的经验格外充分些?
原则1、做爸爸妈妈的应当常常带领孩子子到街上去看看。
举例:
一鸣从小有机会到街上去游览的。他非常小的时候若听说到外边去,那就开心得了不能。他最喜欢看路上的行人与动物,所以差不多每天大家总抱他出去看看的。
到了年龄稍微大一点而略能知道人事的时候,我常常带他到街上去玩玩或者去购物。凡他喜欢看的东西,大家就止步看看。什么驴子磨豆,什么机匠织布,什么衣庄里卖衣,什么市场里卖菜,什么煎油条,什么做烧饼,什么卖拳头,什么变把戏,凡此等等他都爱看的,我也陪他看看。看的时候,他有不懂的地方,我告诉他。因此他的常识日渐丰富起来了。
讨论:
普通人的知识是很缺欠的,不辨菽麦,不知斗秤者比比皆是。平时所用所吃的东西,大家大概只了解如何用的如何吃的而不了解它如何做的,如何变成的,也不了解它出在哪儿生在哪儿的。比方,大家平时吃的豆腐,有很多人从没看见过它如何做的;又比方大家做衣的布,有很多人从没看见过它如何织成的。
大家要知道知识缺少的人大概是不会有哪些作为的,而且对于他一个人做人也是非常吃亏的。所以做爸爸妈妈的应当常常带孩子子到街上去看看,以丰富他的常识,以增进他的经验。
原则2、凡孩子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
举例:
我常看见有六七岁大的孩子子,做爸爸妈妈的还是给他喂饭,替他穿衣,替他开开门户,整理东西。孩子子要摇铃,做爸爸妈妈的就摇给他听,孩子子要敲鼓就敲给他看。其实孩子子对于这种游戏都爱自己去做,不特听听看看罢了。有一乳娘抱着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子,嘴里吹着一枝竹箫,孩子子两手抓着嘴里喊着“要”,但她总不愿给他。我问她:“你为何不给他呢?”她说:“他要敲破的。”其实这枝箫不过值得几个铜元,即便给他敲破,也值不能什么,何必肯定不给他吹呢?后来她由于他缠绕不过,就把这枝箫给他,把他放在桌上叫他一个人玩。这个孩子子一不当心,这枝箫就跌在地上了。孩子子正要自己去拾,她立即匆匆忙忙的替他拾起来,孩子子由于她拾了,就困在地上大哭,嘴里还叽哩咕噜的骂着。
又有一个大腹的孕妇手里抱着她的五六岁大的孩子子,从楼上下来。我实在看得可怜,就问她:“你为何不叫他一个人走呢?”她说:“恐怕跌下去。”我看他们的楼梯并不高,五六岁大的孩子子走走是可以事的。即便恐怕他跌,她只须非常当心的看着罢了,何必去抱他呢?孩子子要走没得走,她好休息不要休息,实在是大伙不上算的。
至于替孩子子穿衣,普通做爸爸妈妈的尤容易犯。有一个10岁的儿童天天早晨起床总要叫他的姨娘替他穿衣,倘使他姨娘不来,那他只好困在床上了。他到学堂里去,他爸爸妈妈每天用车子送他去的。他的家距学堂并不远,况且他的年龄已经有10岁了,自己走走有哪些要紧呢?但他的爸爸妈妈由于恐怕他要辛苦,所以总用包车迎送他。
以上诸例是我所了解的,其余象如此的例子实在不少,我也不必举了。目前大家对待一鸣不是如此的。他起居饮食,整理东西等等都是要他一个人做的。有时他实在不可以够,那大家适才去帮助他。
我有一位朋友的孩子子目前不过三岁半,每天一直自己洗刷牙齿两次,一次在早晨起床将来,一次在晚间临睡以前。
还有一个孩子子,他从小在他姥姥家长大的。五六岁大的时候,他姥姥就叫他一个人穿衣。再过一二年,起床将来,他姥姥就教他叠被褥。后来他年龄慢慢儿大了,这位老太太叫他扫地抹桌子,冲茶搬饭,应付进退,一举一动,都有规矩,而且不论路的远近,总叫他一个人慢慢儿走,永不许他坐轿的。后来这个孩子子身体非常强壮,行为举动也是非常不错的。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好的家庭教育,我期望教育子女的,大伙使用使用吧。
讨论:
替孩子子做事情,其弊有3、
(一)剥夺孩子子肌肉进步的机会。孩子子愈动作则他的肌肉愈可以进步,反之则他的肌肉就要退化了。大家看纨绔子弟,王孙分子,起居饮食,出入进退,都有人服侍,所以他们的身体孱弱无力,见风就生病,见太阳就发痧是其明证。不特人类这样,就是蚂蚁也是如此的。蚁王住在房里,食物都是别的小蚂蚁拿来给它吃的;所以到后来,它的两个钳就退化了。不幸有意料之外之事,它只好坐以待毙。做爸爸妈妈的倘使不明了这层道理,一味去爱护他,服侍他,那他的肌肉也要象蚁王一样退化了。
(二)培养孩子子懒惰性质。孩子子的事情样样由他爸爸妈妈替他代做,那他将来就不开心自己去做了。他视爸爸妈妈如奴隶,以为是上帝给他的酒保,所以无论啥事都要推爸爸妈妈去做。将来他在社会上做事,也成为不尽职务的人了。大家可以说大部分人的懒惰都是在他们小的时候培养的,也可以说是他们爸爸妈妈替他们培养的。
(三)培养孩子子不识世务,不知劳苦的性质。不亲自做过的事情,则不知其他人的劳苦;不经过很多事务,则不知世务的艰难。一班少爷公子只知驱使大家替他们去做事情,一不称心则鞭挞随之,因此慢慢儿成为不知世故人情而且无人道的人了。这种坏脾气恶习惯大概是从小由他们的爸爸妈妈或家人替他们去做事情所培养的。
替孩子子去做事的危害既如上述,目前且将孩子子自己去做事有哪些好处说一下:
(一)可以进步他的肌肉;
(二)可以培养他勤俭的性质;
(三)可以使孩子子了解做事的不容易和世务的艰难;
(四)可以培养独立的精神。
推想普通做爸爸妈妈的替孩子子做事的原故,大概是由于孩子子做事慢而且容易闯祸,不若自己替他做来得快而且不会闯祸。其实孩子子事情做得慢没什么重要的,即便事情弄坏了,也不打紧,何以因此而就替他去做呢?替他去做既有三害,叫他一个人做既有四利,所以我期望做爸爸妈妈的凡孩子子能做的事情都让孩子子自己去做吧。
原则3、叫孩子子做事,不适合太易,也不适合太难,须在他的能力以内而仍非用力不可的。
举例:
举例(一):丽利目前已经九岁了,年龄慢慢儿大起来了,她的肌肉也渐渐发达了。有一天早晨起来,她爸爸看着地板笑嘻嘻的问她说:“你可以扫地吗?”她听了她爸爸的话,面上显出不开心的样子,回答她爸爸说:“扫地是如何一回事,有哪些烦难呢?”说毕就去找了一把扫帚在房里打起精神扫了一番,扫好将来,对她爸爸说:“父亲你看,扫得如何?”丽利平时在家常常扫地的,所以看扫地是一桩比较容易的事。她爸爸由于她不可一世,就再对她说:“你倒拖拖地板看。”丽利是非常不错胜的,一听见她爸爸的话,就去拿了一把拖帚在脚盆里浸了几浸,这把拖帚本来有好几斤重,目前再加上水的分量,愈加重了。她用了很多气力,适才拿到房里,但在这个当儿,已经不可以拖地板了,脸上显出非常倒霉的样子,低着头迳自出去了。
举例(二):今天(1923年11月21日)早晨,我特意叫一鸣送一封信到他先生那里去(先生住的地方,离大家约有200码之遥),不过我远远地在后面看着。起初到他先生的前门敲了几下,但由于里面没答应,他就回转来了。我看见他回来,跑过去对他说:“往后门去。”他就往后门去了。看见了家一个人,就把这封信交给他。
讨论:
孩子子天天应当替爸爸妈妈做一点事体,使他了解他也是家里的一个要紧分子并且也可以替爸爸妈妈帮忙,这是于两方面都有好处的。不过做爸爸妈妈的叫孩子子所做的事情,不要太易,不要太难罢了。倘使所做的事太易,那样孩子子一则不开心去做,二则无进取心,三则以为爸爸妈妈小看他,叫他做如此容易的事体,恐怕就要不大开心。反之,做爸爸妈妈的叫他做太难的事情,那样孩子子一则畏难不敢去做,二则以为爸爸妈妈虐待他,叫他做如此艰难的事情,将来就要怨恨爸爸妈妈了。所以做爸爸妈妈的叫孩子子做事不适合太易,也不适合太难,当在他能力所能做的事,而叫他去做。
富贵人家的子弟,日惟三餐,夜惟一梦,终日不做一事,做爸爸妈妈的也不叫他们去做,即便叫他们做也是拣极容易的事。因此他们戏嬉好闲,毫无进取的精神;而且肌肉不会发达,身体不会强健。贫寒子弟,总是受爸爸妈妈的指使,无一会儿的休息,而且所做的事大概非他们能力所能及的。如五六岁的儿童,做爸爸妈妈的就叫他们上山采柴,下河汲水,他们一则逼于父命,二则逼于饥寒,不敢不去做,也不能不去做;但他们由于用了过分的气力,总是显出瘦小的现象来。这种孩子子,说起来,实在可怜得非常,做爸爸妈妈的要他们身体强健,断不可以叫他们去做太难的事情。
至于富贵子弟,也实在可怜得非常,做爸爸妈妈的要他们肌肉发达常识增进,而且要使他们有进取的精神,则断不可以叫他们一点事不做,或做极容易的事。不过叫孩子子所做事情的难易,须以他们身体的强弱为转移的。身体强,那样所做的事也应当较难一点;身体弱,所做的事应当较易一些。总之在孩子子能力以内,不要太易也不要太难就是了。